Educational Tour to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chool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朝圣补记

2020年笔者参加暨南大学网上培训课程听到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张岩松校长的评论: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水平在海外是最好的” 。这一句话在我心中如一颗种子,经过两年的生根发芽,朝圣之旅终于2022年的学生假期成行。

结束新加坡澳洲国际学校交流活动的次日,2022年9月28日我离开新加坡经柔佛海峡的新柔长堤进入马来西亚。第一站是当年郑和船队登岛的地点,如今生活着当年船员们后代巴巴娘惹的马六甲。15世纪,满刺加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贯穿中国与印度洋西部沿岸的海上通路的中间点。郑和七下西洋五次经过马六甲,使马六甲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塞。郑和船队曾经航行至东海、南海、泰国湾,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安达曼海及孟加拉湾,再绕过整个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湾,从亚丁湾进入红海,亦有航行至东非马达加斯加北部更远的海域,到达沿海三十多个国家及岛屿。水手在马六甲海峡修建了房屋和仓库。从中国出发的船员,只有十分之一回到中国。马六甲的20多万华人把郑和当成自己的祖宗,华人移居马六甲开始于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马六甲保留着粉红色的葡萄牙殖民时期建筑,中国商人的宅邸以及印度教和佛教寺庙。

根据《马来纪年》,明朝皇帝把汉丽宝公主下嫁苏丹曼速沙后和随从定居的地方。郑和下西洋曾在此居住,为解决饮水困难专门挖了一口井。由于郑和在朝廷中的称号是三宝太监,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口井称为“三宝井”,连带附近的小山丘也称作“三宝山”。这里不仅是中国海外最大的华人墓地群,还是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的见证,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源地。在三宝山还有一座特具中式风格的建筑-宝山亭。飞檐斗拱精美图案历历可见,门口两侧一副对联 “五百年前留圣迹,四方界内显英灵 “昭示着三保公郑和的地位。三宝庙里香火供奉,隔壁还有 “浩气长存” 的抗日义士纪念碑。无论是街道的装饰、传统的剪纸人家以及藏品丰富的郑和文化馆都展示了当地人们已经把对郑和的纪念和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一站:芙蓉中华中学

简称芙中,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州芙蓉市,1913年7月15日福建会馆的李俊承先生创办芙蓉中华学校,1933年改名为芙蓉中华中小学。1950年开办高级师范班。1958年中小学部分开, 1967年开设先修班。1962年董事部拒绝政府改制,并收容更多因超龄而缀学的青年,开办独立中学。教学楼上的名字就是为筹办和建设学校的捐款人。学校对面就是皇家土地,虽然学校不能购买,但是州政府同意让学校长期使用,给力!经过各界的努力,目前芙蓉中学由一开始的1名老师26名学生发展到超过3000名师生。

当天,芙中校长蔡亲炀博士致欢迎词时表示,他对未来马来西亚、澳洲两地华文教育的交流,表示期待且乐观其成。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澳洲学生,在暑期前来芙中学习或成为志工,感受马来西亚多元文化气息。校长亦向参访团介绍了该校廿四节令鼓队在国内外参与的各大小型演出,赞扬鼓队成员刚毅的精神面貌。蔡校长引以自豪地介绍了2019年带领二十四节令鼓队参加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表演《彼岸》,这是该校传承29年后表演队首次走出马来西亚,通过鼓艺增进两地青年文化交流。它在一种结合二十四节气、书法和广东狮鼓的鼓艺表演,讲究力道和速度并重。1988年祖籍海南的马来西亚华人陈徽崇和陈再藩共同创立。24个节令鼓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鼓艺术,于2009被列入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隔着视频,我们也和当时的观众一样享受到震撼的音视觉体验。据介绍,芙中的24节令鼓队校庆的表演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他们也经常获邀在重要场合表演。

校歌展示着芙蓉中学的画面感:舞台上阳光下 旋律响满堂;教室内课堂外生命在点燃; 草地上 艳阳下 热情在燃放; 中学上演了一场属于青春的灿烂。谱写成长的筑迹,青春成了回篇章, 高空俯瞰下“自强不息”的座右铭来成就多元能力的梦想诠释了芙蓉中学精神。芙蓉中学百年校庆是最重要的里程碑,主题曲《我们的歌》不仅述说了前辈们上半场的艰难,也表达了校友们对母校教他们坚强,要看见远方就得爬上顶端,勇敢翱翔,同沾雨化,无论何地要自强,也要记得回家….的感恩和依恋之情。

在新的多媒体课室,我们欣赏了两名获奖学生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两场学生自编自导的根据课本文言文内容创作的《孔雀东南飞》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话剧。同学们无论从服饰还有场景布置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孔雀东南飞》中男生饰演的媒婆惟妙惟俏,让在场的老师们忍俊不禁。

交流环节上,芙中华文组主任主任曾奂焜老师向参访团老师们介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国中及独中在华文科及其教学法上的差异,也分享了独中教育,尤其是双轨制度下,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交流结束后,参访团在副校长李家成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该校校史馆、图书馆,并于宿舍餐厅享用午餐。全体职工包括校长和学生都是共用饭堂。当天我们看到的伙食很丰富,有汤、鸡肉、水蛋、豆、芹菜和番茄炒蛋,味道不逊色于餐馆,是我9月26日到29号期间最好的伙食。

芙蓉中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每做一件事情前都给老师请安,所到之处学生们都彬彬有礼地问好。我们的导游原来也是芙蓉中华学校毕业,和李付校长是同届。一路对我们关怀备至,住最好的,吃特色菜,送我们点心,为了方便大家在云顶留宿,专门准备了小旅行袋和口罩/洗手液。充分展示了芙蓉中华学校的成人成才成就梦想的办学原则,班级用德智体忠等命名,把教育理念宗旨贯穿到校园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是独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资源,分时段下课。即便如此,学校的学费还只是一学期300马币。校长表示学校很愿意和海外华校建立联系,招收海外交流生。

第二站: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

甫下车,隆中华巍峨的校园建筑物就引入眼帘,校长等寒暄合照之后老师们在学生的带领下随机进入课室观摩。本人观摩的高二理孝班讲授的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统一课程委员会编的《华文》高二下册中的“硕鼠”一文。顾老师开课前发资料预习,从标题问答导入对老鼠的印象,播放国家地理视频中对老鼠的生存能力的介绍展开危害性,正文朗读和注析,讲解排比等写作方法,整堂课纪律井然有序,同学们互相点名回答问题时又气氛欢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课时间。

课堂观摩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观看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概况的视频: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1919年3月21日吉隆坡华人在先贤叶养骞、黄重吉和洪启读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文良港中华学校。1939年成立中学部,1962年改制,分为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自此,吉隆坡文良港中华小学、吉隆坡中华国民型中学及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三校大致形成。

中华独中采用以华文为主,国英文并重的教育方针,班级按照“德智体群美”五育和“礼义廉耻”校训思维命名,进行全人教育全人发展, 打造人文与科技校园。校徽的设计涵括合作与团结、传承与发扬、活力与进取、创造与智慧、信念与愿景, 开展联课活动、科技创新、人文教育、多媒体教学、国际交流、教师研修、社区关怀、奖学金计划等。走过百年沧桑后的校庆活动彰显了学校独当一面破茧成蝶,风雨兼程浴火重生的辉煌岁月,校友会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把协助和建设中华小学、中华国民中学和中华独立中学视为最大的职责,通过“中华一家亲”的精神,向校友们传达“中华,有你们真好”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希冀他们关爱母校,传承优良校风,发扬中华文化。

张梅莲校长在发言时候提到李成枫董事长。 李成枫先生在中华独中最暗淡最艰困的1974年出任董事长,连任董事长21年,直到1995年10月17日逝世为止。李董事长称:独中是华教的一个重要堡垒,是延续华人文化的重要环节。因而维护华小支持独中是华族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在任期间他竭尽心力运筹帷幄,不仅带领董事会历经兴建、扩建、改建和增建四个阶段为中华学子提供了壮观的学习环境; 而且自己出钱出力无私奉献,且以身作则从不干涉校政,开明的分工合作管理模式使学校自由发展,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李成枫董事长的领导、一众热心贵人的支持和无弗远近四方校友的慷慨捐赠下,1970年代初期的百多位学生原本面临关闭边缘的中华独中蜕变为2013年已经超过5千学生,成为马来西亚一所华文独立中学办学成功的典范。尤其值得一提是还有陈顺福校长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多元社会环境的需求及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当年顶着违背“华校运动大方向”的压力,在1982年排除众议,以理智务实的气度对办学方针的重新规划和拟定。导入“双轨制”,即学生在校六年可以参加由董教总主办的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和政府公共考试。双轨制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华文为主国英文并重,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独中统考和公共考试。课程设计以华文独中课程为主体,带入政府文凭考试课程的内容,相辅相成。由于双轨制办学方针使得学生在校外考试皆取得不俗成绩,获得家长和华社的赞赏和支持,很多家长慕名而来。为了限制人数,规定只有在华文小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参加独中入学考试。

第三站:槟城韩江中学

韩江是古潮州府最长和最重要的河流。学校命名韩江有三重意义:纪念创办学校提供经济来源的潮州先民,缅怀和追随韩愈“笃于文行”景色,感恩潮人的致力建校。韩江中学在1950年得到创办人林连登先生捐钱献出31英亩土地正式成立。江美利校长在发言中阐述韩江三校的历史。韩江董事会统一管理的三校-1919年成立的第一所学校韩江小学、1999年成立的韩江中学和韩江大学传播学院是马来西亚第一所提供从小学到中学和高等教育的学校。学生通过韩江的一站式教育,可以享受直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韩江中学秉承韩文公 “笃文于行” 教化的精神,本着 “优质教育培养优秀笃文于行” 主旨,采用文化语言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方法,坚持全面开发的办学理念,贯彻八大指南(董事合作办校、董教分工合作、尊重校长职权、提高教质素质、加强学校纪律、美化学习环境和充实软体设备),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劳平衡成长,通过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具有创造和创新的现代教育,素质教育成就人才,三次荣获教育部颁发五星级卓越学校奖。

韩江中学除了保留 6年中文统考课程之外,还提出 5年英语 IGCSE课程。学校提供中文、英文和马来文三语教学,也注重STEM科技教育,以让学生能掌握新时代的知识。 韩江中学旨在培养有智慧、有爱心、品行端正的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走向全球化。江美利校长荣获第六届李子松杰出行政人员奖,4名老师2022年获得华文独中教师长期服务奖,学生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屡屡赢得荣誉为学校争光。

参观校园的时候江美利校长边走边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诉说她对林连登前辈的仰望和尊崇,殷殷之情溢于言表。韩江中学的傲娇成绩吸引了很多海外同行的慕名而来,和海外学生前来求学。我们离开的时候三辆满载着交流学生的大巴正在校门等着,,,

马来西亚独中之旅让笔者了解到今日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各个阶段的发展变迁中的众多艰辛。马来西亚和新加波一带的华人先贤以陈嘉庚精神为指引,事业有成后无私奉献,兴学办教。陈嘉庚精神所表达的不仅仅宣传热络筹款的义举,在办学理念强调理智务实。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路风雨,经历了战火蹂躏,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生源短缺,政府改制等严峻考验,幸而有华人社会尤其是闽商和粤商传承华文的倾力付出和咬牙坚守。他们执迷不悔耕耘不休自强不息,书写了创校和办校历程中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独中的学生都要参加全国独立中学统考和政府文凭考试,学成的学生很大概率成才成为社会栋梁。马来西亚华人不仅努力维护母语教育,而且做得相当地成功和突出,值得华文教育同行学习和敬仰。

参观学习的三所学校都具有跨国文化相容开放的气度,接收国际学生,选择与时并进。我们学校希望能加强校际联系和促成本校学生的海外交流。

程冰

补记于二零二二年十一月